返回

盗笔:从大清开始的盗墓生涯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二章 1873年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些人冷冰冰的样子完全不同,相对他们出身的外家来说,对比也很明显。

    除夕夜里。

    送饭的人给小孩儿一人一碗饺子,院子里被师傅挂了几盏红灯笼。这就算过年了。这里没有放鞭炮的说法。本来就住深山老林,还放鞭炮,生怕人找不着似的。

    就老张家这外围几步一暗哨的程度,也做不出这种事。

    张海桐看着灰白砖墙上红灯笼映射出的红光,外面寒风刮的人脑门儿疼。他三两口喝完剩下的不太热的汤,把碗放进外面的大篮子,回屋子去了。

    今天没人折腾他,那就早点睡吧。

    大年初一,族里又开始召集族会。讨论的问题依旧老掉牙,张家内部似乎出现了很大的分歧。连教习他们本事的师傅之间也有了一层莫名的隔阂。

    族里对秘密的管控也逐渐疏忽,一些似是而非的流言总是不胫而走。人心惶惶只是顷刻间的事。

    有人说从秦岭带回来的那只龙纹石盒被打开了。

    这似乎是一个信号,让本就动荡的家族越发摇摇欲坠。

    张海桐只是听着,再看看周围孩子痛苦的闷哼。他只是看着自己被折断的手指,默默地叹了口气。

    相比起这种遥远的事,这些小孩痛苦的样子才更可怕吧。连喊痛的权利都被剥夺,未免太残忍了一点。

    但张海桐是个成熟的社畜。除了感慨一下,他本人对这种制度却生不出反抗之心。两辈子加起来的生存本能让他选择适应,而不是逃避。

    人生来都要承担一些似是而非的责任,哪怕这并不是他想要的。

    就像张家人很多人身上无形的责任。大家未必都知道自己为了什么死,不过是生来只能做这个罢了。

    离开家族的人,往往会付出巨大的代价。

    目前来看,张海桐还没见过背叛之后还能活着的人,除了那些被族老们允许的间谍和在出世行走之人。

    这是特例。

    当然,背叛最多的群体也是这两个。

    时间就这样不慌不忙来到了1887年。张海桐十四,需要参加去放野。

    带回东西的为家族创造价值。

    留在墓里的从此成为后来人的盲盒。

    仔细想想,还挺刺激的。

    完了。张海桐想,我成神经病了。


第二章 1873年(2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